|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欢迎登陆中国神州书画网! 书画艺术 古代书法 古代绘画 近现代书画 当代书画

最新作品

作品精选

18610546689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南里15号院

名家推荐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风采 > 名家推荐 >

张培武:中国画的“生”与“熟”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未知



张培武:中国画的“生”与“熟”

 
 张培武,北京凤凰岭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高级艺术顾问、北京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及荣宝斋画院张培武山水研究工作室导师。


中国画的“生”与“熟”

张培武  图/

 

“生与熟”这两个字通常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先“生”后“熟”的道理人人皆知。“生与熟”用在中国画创作上,不仅是中国画学术上的高度认识,而且是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方法。“生与熟”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维护各自发挥的作用;是提高画家在创作中的主、客观意识;是一种潜意识的创作心理活动;是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是画家在渐修中顿悟出来的思想境界。

 


郑板桥《竹石图》写了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倾注一生心血来画竹,他以来表达人的高风亮节和君子之风的人格修养。又如板桥的《赠君谋父子》劝君赋:“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过眼寸阴求日益,关心万姓祝年丰,阶下青松留玉节,夜来风雨作秋声,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其中删繁就简就是“熟”中求“生”,“生”中就“熟”,竹子茂密繁多,从繁中就简,简就是“生”,“生”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思想境界。“三秋树”是指树到了三秋时节树叶自然凋谢,已是深秋了。“领异标新”就是要有与众不同的创新思维,只要有独辟的创作新路,似二月之花生机勃勃,百花盛开。郑板桥这两首诗“点明了创作的方向,点醒了困惑的心结,点开了悟道的法门”。


“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个道理不仅是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开拓精神,而且还蕴藏一个更深层的哲学思想。画家在创作思维中追求的如同参禅悟道一样,同样经过三个阶段,先“生”、后“熟”、再“生”的发展过程。从“生”到“熟”是由量变到质变,“熟”到“生”是由质变到“生变”,只有“变”才能发展。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提出参禅的三种境界。一种是凡夫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普通人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更深层的思想内涵。二种是空无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看水是人在修练过程中关闭六根,忘却自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四大皆空。
 


参禅的定力叫:“下无大地上无天,水无波涛火无烟,耳听尘事心不动,眼观形色内无摇”的思想境界。三种是圆满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见到红尘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圆满,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最高境界。


身在三界内,心超三界外。超越三界,首先超越自己,没有自己也就没有三界可越。没有心修的定力就无法超越三界。“生、熟、生”就是佛教“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法语,超越三界的人,一定是大胸怀,大智慧,大境界的人。


中国画创作如何在“生中就生,熟中就熟是一种技术上、技法上、熟练中苦修过程是开拓、创新、发展性的活跃思维,这是需要画家在一段时间的艰苦挣扎、死里求生,方能明心见性。只有才能参禅悟道。这两个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世界有无博大胸怀有无真情实意的心灵感悟有无万里路、读万卷的渊博知识的积淀;有无品格高尚的德行修养,这些是需要一个画家长期艰苦努力的修行才能达到。你的作品才会有高度、宽度、厚度、深度。


修练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只要熬过了这一阶段,你的怀就宽大了,积淀就深厚了,意境就深远了,思想境界自然也就高了。当下,这甘居清贫,一心坐禅修炼人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画家的优越性越来越多,艺术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充的时候名利金钱至上的心态充斥社会各个领域,嫌贫爱富,自我张扬,内心浮躁,谁还能静下来参禅悟道!这需要画家有一个自律的心态把握自己,约束自己,才能厚德载物、成才得道


 


生与熟”也是审视作品一个标准。作品中的”是指作品拙涩生动之雅趣、有童稚之真气、有生活之情意。“熟”是作品老辣娴熟,笔精墨妙、气韵生动。“生与熟”是相对的辨证关系,也是创作的客观规律。墨守成规一定会在“圈”内打转,走不出去,也就没有发展空间。如果没有这个“圈”罩着你,你又会被边缘化,这个“圈”就是传统规律。


如果主观多了,客观的就少了,客观多了,主观就少了,这是一个辩证的哲学思想。无论主客观都不能倾向一方,只能在渐修渐悟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发展。因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个人思想行为,不是权力的话筒,更不是政治的统帅,而且是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食粮,是传播时代发展的正能量。


中国绘画创作在社会发展中必然与时俱进,与时共融,这是自然规律。有人只注重时代性、不重视历史性、文化性,只注重创作手段,不注重文笔修练,只注重争名夺利,不注重人格修养。这种思想多了,文化精神自然就少了。

“生”到“熟”是技术层面,由“熟”到“生”是精神层面。只有“熟”了才会有“生”的追求。从“熟”到“进入另一个”的境界,由“生”到“”,由“熟”,都是在不断否定中发展只有在不断否定自已,才不断提高自己,只要在不断变化中,才会创作出不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02147日于高铁上